济南凤凰路高架为啥干得这么猛?真相藏不住了
这阵子跑凤凰路,眼睛都快跟不上进度了。上个月还只是打桩,这月一看,箱梁都架上了,桥墩一排排往上蹿,眼瞅着就要合龙。反观工业北路高架,断断续续施工,好几次路过都是静悄悄的,工人影子都难找几个。同是市重点工程,待遇咋差这么多?
说白了,凤凰路高架背后有省里的影子。当初这个项目能落地,可不是济南自己拍板的。起步区是省级战略,全省上下盯着呢。凤凰路是连通市区和起步区的“咽喉”,省里不推,估计还在图纸上趴着。环评那会儿争议不小,周边居民意见大,压力全压在济南头上。要不是上面定调子、压任务,这事早就黄了。现在施工节奏紧,工期卡得死,背后是有“指挥棒”在挥着。
再看工业北路,虽然也是主干道升级,可它没赶上这趟“政治快车”。没有省里盯着,资源调配、协调力度自然没法比。下雨十几天,凤凰路工地照样热火朝天,工人冒雨作业,吊车不停转。这种场面,靠的是啥?是执行力,更是上面的决心。没人天天来检查进度,没人周周开调度会,下面干活的人哪来那么大劲?
有人不服气,说都是市民出行的事,凭啥厚此薄彼?话糙理不糙。可现实就是,资源有限,优先保重点项目。凤凰路通了,起步区才能真正动起来,带动整个北部发展。工业北路堵是堵,但属于“改善型”,而凤凰路是“战略型”。一个是锦上添花,一个是雪中送炭,分量不一样,投入自然不同。
但这不等于工业北路就该被晾着。老百姓天天走这条路,堵车、噪音、封路,怨气攒多了也不是事。省里抓大事,市里也得扛起责任。不能光等上面推,自己也得动起来。协调问题、解决纠纷、保障施工环境,这些事济南自己能做主。总不能所有事都等着省里发话才办吧?
其实从凤凰路的效率也能看出,只要决心够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雨天照常干,说明天气不是借口;进度飞快,说明人手物料都能跟上。那工业北路的问题,真全是客观原因?还是主观推动不够?有些事,不是不能为,而是不想为。
两条高架,两种节奏,反映的是不同层级的关注度。希望这种高效能复制到更多民生工程上。别让市民觉得,只有“上面点名”的项目才能顺利推进。咱们要的,是每一条路都能像凤凰路这样,踏踏实实往前赶。
再好的规划,不如一次痛快的行动。
内容来源: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、大众网、济南市政府官网公开信息
配资行情最新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