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门诊案例】
来自广西的张女士,81岁,有高血压病史10年,6年前出现心悸、胸闷、气短的症状,去当地医院检查,诊为冠心病,予以常规治疗,出院后胸闷、心悸仍会偶尔发作。
半年前张女士因阵发性胸闷、心悸,并较前加重,于是再次去到医院检查,行冠脉造影示:前降支中段两处局限性狭窄80%,医生建议在前降支及对角支各放入一个支架,但张女士觉得自己年龄大了,开刀做手术风险有些大,即便手术成功了,对身体可能也会有所伤害。
张女士希望用中医中药的方式来保守治疗,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我,想要到北京找我看诊,我与张女士说,不用那么麻烦,您离北京这么远,跑一趟北京,伤财又伤身,现在网络这么发达,完全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看病。
通过线上看诊,张女士自述胸闷、心悸时常发作,发作时伴前胸、后背刺痛,严重时痛如刀割,全身乏力,头晕,眼前黑蒙,后头项部紧痛不舒作,睡眠很差,每晚睡眠约4小时。平素疲乏无力,口干口苦,上半身经常出冷汗,怕热,下半身怕冷、怕风,疼痛,尤以膝盖及以下冷甚,双下肢遇冷则抽筋。我看她体形偏瘦,面色㿠白,舌淡暗,苔白厚腻,于是开了一副乌梅丸合平胃散。
图片
【处方】
乌梅50g,细辛10g,肉桂5g,黄连15g,黄柏15g,当归30g,党参40g,干姜6g,黑顺片18g(先煎1小时),川椒15g,苍术20g,厚朴15g,陈皮15g,炙甘草30g,石韦15g。
7剂,水煎服,日1剂,分早晚2次服用。
【二诊】
张女士自述胸闷、心悸症状好转约70%,现白天发作胸闷、心慌1~2次,每次持续1~2分钟,后头项部紧痛、口干口苦、下肢疼痛均已愈。前胸、后背疼痛、全身乏力明显缓解,仍双下肢怕冷、怕风,较前稍缓解,舌暗苔薄。
治疗: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川芎15g(注:川芎与石韦为治疗心悸的药对)。
6剂,水煎服,日1剂,分早晚2次服用。
【三诊】
张女士自述已经3天未发作胸闷、心慌。仍有头晕,眼前黑蒙,双下肢发凉及乏力,面色㿠白,舌淡暗苔白。
治疗:方用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。
组方:茯苓30g,生白术60g,生姜8g,黑顺片15g(先煎1小时),生白芍10g,桂枝12g,炙甘草30g,赤芍10g。
水煎服,日1剂,分早晚2次服用。
【结果】
9剂后,张女士诸症若失。
随访半年,张女士胸闷、心慌的症状未发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行情最新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